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笔记本行业所遭受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传统PC业的没落,显而易见。而随着技术的更新,超极本在性能方面日益精进,但是在市场表现方面始终不太让人乐观。除了提高性价比,吸收平板电脑的优点,在技术上进行再度创新也是超极本面临的挑战。
而随着win8系统的发布,超极本变身平板有了了系统支持,win8提供了传统PC界面和更适合触摸操作的界面,超极本变形后只需切换界面即可用作平板。
那么各种变形方式又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分为屏幕和机身可分离的分离式和非分离式两部分来说。分离式的平板其实只有屏幕部分,因此重量和体积都和普通平板接近。10英寸和11.6英寸产品较为常见,在便携性和屏幕大小方面都合适。X86架构的CPU功耗和发热较大,即使是低电压的处理器,也需要主动散热来保证其稳定,更低功耗的Atom虽然可以采用被动散热,但是这两种级别的CPU在平板电脑上的发热会影响用户体验。而滑盖方式是日系笔记本厂商所中意一种方式,不过这种滑盖方式对于键盘影响较大,像索尼Duo11遮挡了近三分之一键盘托部分。这些问题都会一定程度造成用户体验上的减分。
非分离式的优点在于,布局仍然是传统笔记本布局,只需要把重点放在屏幕和底座的机构设计上。由于采用传统设计容易解决散热和续航问题,因此可以配置性能更高的硬件,和传统笔记本在性能和系统方面没区别。非分离式的缺点同样明显,由于不能和底座分离,导致重量较重,而在平板形态下,屏幕过大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疲劳,价格相对传统形式的超极本也更贵一些。
评论
分享到: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