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作品由回溯动物与人类相互纠缠的历史展开,“你知道哪还有骡子吗?”源自我回到乡村产生的一个疑问,以往在西北乡村常见的牲畜“骡子”几乎看不到了,骡子是极为特殊的动物,据人类学家布莱恩·费根的研究,“最早繁殖杂交马的很可能是苏美尔人,骡子是卑微的驴和高贵的马的中间地带,它们在连接世界文明的进程中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评论家约翰·伯格在一篇《为何凝视动物》的文章提到,农夫和牲畜的关系极为密切,现代力量的出现骤然阻隔了这种联系,这种关系的消亡,导致动物彻底从人类的生活中消失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不单单是驯化者与被驯化的关系,实则指向一种更为复杂的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
如果我们将视野回望到人类诞生伊始,在我生活的宁夏省内,贺兰山的岩画中“岩羊”的形象频繁出现。壁画岩画等史前活动,或可作为一种视觉证据,证明在人类诞生之初,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远没有像今天如此匮乏。我们可以将这巫术般的行为视作最初人类与自然世界关系的体现,一种互相依存彼此敬畏的关系,亦是人类有意识地确立自身存在的开始。
这组作品的创作根植于中国西部,以宁夏省内的贺兰山脉为中心,辐射至内蒙、青海与陕西省,创作的灵感基于我在上述地方的现实遭遇与想象。试图以图像构建的视觉场域引发身处在人类世的我们对动物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感知。
关于创作者
解睿,1996 年生于宁夏银川,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银川。
近期的艺术实践主要由人类世开辟的思辨契机出发,在新物质主义的立场下于探寻人类、非人、物质与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相互作用的关系,以一种“方法论拜物主义”的视角处理物与物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理解为历史性动因,旨在呈现人类世时代承受着慢性伤害的不可见的他者与个人和集体在现代性体系中的位置。结合历史文献、民族志、文学作品、田野考察等多种方式相互交织,对当下发生的现实问题展开多重叙述,来理解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危机。
Ins:jerryxiee_
「假展览」接受投稿,
邮箱:jiazazhi.editorial@gmail.com
「假杂志」
透过图片、影像、文本、声音等介质关心本地和世界
杂志/出版/空间/活动
以实践表立场,示在场
原标题:《解睿:你知道哪还有骡子吗?》
阅读原文